iPad Pro 为什么能成为我的「生产力」
iPad 一直是苹果除了手机外一个非常热门的产品,这个介于 iPhone 和 MacBook 之间的产物占据了中国平板市场的半壁江山,很难想象一个看似定位摇摆的产品会受到大众的如此青睐,以前的 iPad 不是用来看剧就是用来打游戏,鲜有成为生产力工具的案例。
2018 年的时候苹果发布了新一代的 iPad Pro 和操作系统,意图推动其进入专业生产力工具的领域,虽然没有实现「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的豪言壮志,但是在我看来,随着苹果生态的日益完善,以及处理性能的提升,iPad 找到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的定位,它不仅填补了苹果产品树当中的空缺的位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在某些场景下手机和电脑都无法实现的「中间」需求。
作为专业领域的一环,影视制作同样对生产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将结合影视制作领域来聊一聊 iPad Pro 是如何真正起到生产力作用的。
我自己使用的 2018 款 iPad Pro
▍成为影视工具的必备条件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 iPad 并不能取代电脑,但是在现场 iPad 的实用性是高于电脑的,电脑强大的性能更多的是应用与后期,而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后期需求,更多的是辅助拍摄,我认为在这方面 iPad 在某些方面是优于电脑的。
在影视行业工作时,有三大方面是影视工作者特别注重的:可靠性,便携性,和易用性。可靠性决定了项目进展的稳定,便携性决定了项目执行的灵活程度,易用性决定了完成项目的效率。如果一样工具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说明它是可以胜任片场工作的。对于 iPad Pro 而言,则恰恰满足了这三方面,虽然仍有着一些比较致命的缺陷,但苹果对其定位的调整以及自身特性的改变仍然令人感到欣喜,至少让消费者看到了跻身于生产力工具的可能。
可靠性
iPad 的系统稳定性包括其软件运行速度相较于过去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鲜有卡顿或者死机的现象,新一代的 A 系列处理器也提供了足够的算力来应对这些运行压力,随着算力解放,更多的专业软件得以在 iPadOS 上运行,比如 LumaFusion、Lightroom、Procreate 等都相继出现在 iPadOS 平台上,在稳定性这方面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便携性
11 寸的 iPad Pro 是非常容易携带的,可以塞进绝大多数的背包或手提袋中,保护壳加上机身厚度也不过厘米之间,用材也比较轻量化,拿在手里十分方便。片场中往往需要大量的移动和调度,一个便于随身携带的设备对于现场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是很重要的。
易用性
相比于电脑,触摸式的交互更有利于制作人员调取所需要的内容或是呈现自己的想法,iPad 和 Apple Pencil 的组合在画图上有天生的优势,在现场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此外 iPad 的启动速度以及应用切换速度相比于电脑都更快,大大提升了在片场的工作效率。
▍分屏带来的可能性
iPadOS 的分屏功能给予了 iPad Pro 进行多任务处理的可能性,这就可以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使用不同 App 相互配合,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使用者的便利,我也在以下情况中感受到了分屏的带给用户的便利:
「专业」的追剧姿势
很多时候影视工作者看电影不是为了进行娱乐,更多的是研究电影里的剧情框架,镜头运动,氛围营造等,尽可能从一部成片中汲取专业的技巧提升自己,研究一部电影的过程也被称之为「拉片」。我用 iPad 拉片时也感受到了系统本身的许多便利,比如分屏和侧边窗口功能,可以让我一边看电影,一边使用笔记软件进行标注,需要截图的时候也可以用 Apple Pencil 直接从左下角划出完成截屏操作,之后直接拖进笔记软件中。以前在电脑上想要将电影中的某一帧截取下来时,需要进行「截图 - 命名 - 复制」这样冗长的操作,在拉片的时候也很不高效,而通过 iPad 操作使便捷性和效率大大提高。
但是 11 寸的 iPad 屏幕空间有限,放下两个窗口后,每个窗口的大小都十分局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看和手写体验。
YouTube 广告(左)/?无限草稿笔记(右)
高效制作脚本与分镜
在做拍摄准备工作时,我们往往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拍摄脚本或者分镜,这样一来节省现场策划的时间,而 iPad 分屏功能可以让我们一边看脚本一边绘制分镜,借助 Apple Pencil 画图,分镜草稿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文件视图下的剧本和分镜
▍Apple Pencil 使表达更加灵活